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仪器仪表>资讯列表>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生物医药数智化创新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生物医药数智化创新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2024年11月21日 11:02:29 人气: 1268 来源: 中国信通院CAICT
  2024年11月18日,在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期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生物医药行业特设组共同承办的 “生物医药数智化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以“智汇医药,共筑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政、产、学、研、医各领域的专家,探讨药品全生命周期中数智化转型的策略与路径、机遇与挑战,为数字技术赋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思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朱启高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唐佩福,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药品应用处处长陆颖,以及来自强生创新制药、默沙东、晶泰科技、天津天士力、北京水木分子的行业专家们分享了主旨报告。会议由中国信通院医疗健康大数据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连云波主持。
 
  王孝洋表示,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抓手,着力推动医药产业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他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数智化赋能生物医药产业这一战略机遇,从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生态构建三个方面发力,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朱启高表示,生物医药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坚定不移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海围绕“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以来,上海获批的一类创新药和三类创新医疗器械占全国的20%左右,产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5%。他提出,上海市在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领域,未来将重点聚焦于以下三大发展方向:一是着力优化科技布局,加快基础原理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二是着力推动成果应用,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三是着力深化开放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更大范围内的深度融合。
 
  会议举行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全景图谱(2024年)》(以下简称“《全景图谱》”)报告发布仪式。随后,连云波对报告进行了解读。该报告由AIIA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组织编写并发布,系统梳理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现状与趋势,覆盖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转型路径,同时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技术和生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此外,《全景图谱》报告还附有一张全景图,直观展示了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核心相关方,为下一步行业各方持续深入探索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路径,进一步推进数智技术与医药工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
 
  主旨演讲环节,唐佩福围绕“数智化革命推动智慧骨科提质增效”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从骨科发展历程出发,详细阐述了数智化革命如何推动智慧骨科的发展。他强调,智能骨科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支撑,实现诊疗、手术、内植物研发的全面智慧化,为复杂骨科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推动骨科治疗迈向新高度。
 
  黄铁军围绕“人工智能最新进展与发展展望” 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详细回顾了神经网络和大模型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他预测,到2045年,人工智能可能实现类脑水平,进入以动态智能为特征的通用智能时代。同时,他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理性对齐和融合发展的策略。
 
  陆颖围绕“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了主旨演讲。她深入解析了药品监管体系的现代化转型路径,探讨了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的双向驱动模式,强调通过构建智能化数据平台,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追溯、精准监管和风险防控。同时,她也分享了国家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在优化监管效率、提升风险预测能力和协同管理方面的实际成效。
 
  随后,强生创新制药亚太区供应链数字化负责人张晓寅、默沙东中国业务卓越负责人和数据保护官王楠、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和首席创新官赖力鹏、天津天士力数智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数据部主任杨鹏程、北京水木分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乔木分别围绕数字技术赋能生物医药产业相关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