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碧兴物联(688671)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42.00万元到-2,371.00万元。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59.00万元到-3,330.00万元。
报告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主营业务影响
2024年度受宏观大形势影响,原数字生态行业整体需求下降,且公司新数字化业务正处于培育期,使得公司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受地方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影响,正在执行的项目工程进度放缓,导致项目交付等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
(二)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影响
尽管公司2024年加强回款工作,受部分客户尤其是地方政府直接、间接客户的销售回款放缓影响,公司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账龄递延导致长账龄应收账款规模增加,公司根据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报告期的信用减值损失为3,075.00万元至3,998.00万元,最终金额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确定。
(三)虽然公司短期内业绩受到一定影响,但报告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比上年增加约20%至25%。公司开拓数字化市场空间,除了持续深耕数字生态环境与数字公安领域外,数字水利/水务、数字农业、数字海洋及数字基层治理等数字领域均取得一定突破,订单数量较去年同期均有所突破与增长,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将积极把握“两重两新”重大经济政策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持续推进数字化领域产品与技术的创新与储备,深入开拓市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碧兴物联自2023年8月上市后,业绩一直欠佳。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5.90%和59.96%;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亿元,同比减少40.28%;净亏损600.54万元。
除业绩欠佳外,碧兴物联还因存在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未及时披露订立重大合同事项、关联方认定不完整等问题,于2024年10月收到深圳证监局下达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相关公司、两名保代、董事长等多名高管齐收“罚单”。
公告显示,公司于2023年7月11日已初步形成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但在2023年7月21日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8月4日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时,未更新半年度业绩预计数据或对实际业绩与原预计情况的差异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违反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