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网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智能制造网APP

安卓版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营销推广更便捷

您现在的位置:智能制造网>仪器仪表>技术列表>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案例

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案例

2025年02月07日 18:05:24 人气: 188 来源: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案例简介


为贯彻落实关于新型能源体系和分布式资源利用的工作部署,旨在有效提高中小电力用户参与负荷调控的便捷性,打造源网荷储高效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资源的聚合,深挖用户侧资源、唤醒沉睡资源、聚合闲散资源,为辖区内用户提供负荷聚合服务、园区能源设施运营、光储充监控运维和配电设备运维等多种服务。


二、技术方案



1.建设内容 

安科瑞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在企业内部的源、网、荷、储、充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分析、保护、治理装置;通过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台根据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充电桩、逆变器等系统与设备,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安全、可靠、节约、经济、低碳的运行。

2.整体方案 

平台从技术架构、业务功能、信息安全、部署架构、集成应用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支撑需求响应、电力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等多项业务进行实质性的开展,为企业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奠定基础。

3.总体技术路线 

基于云大物移智技术,采用微服务架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模式。 

(1)依托自主研发的海量物联网采集平台采集区域内微电网的“源-网-荷-储-充”各环节的数据,将分散资源聚合并统一调度,形成一个高效、灵活、可控的电力系统,实现智能调控,有机响应电网的调度需求,实现自主响应、智慧调度。 

(2)采用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实现虚拟电厂沉浸式全景展示,对分布式资源、可中断负荷的设备和终端建立相应的模型及场景,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资源一张图、资源潜力图谱等可视化应用,实现实时预警、数字化运营、智能化运维,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借助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电力市场化交易,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供业务咨询、组件类工具、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位的支撑,能够及时掌握电力市场供需动态、量价趋势等电力市场信号。

图片

负荷聚合管理

4.实现功能 

通信技术:确保虚拟电厂与微电网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稳定、可靠和安全。


数据集成与处理技术:实现虚拟电厂实时运行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处理,以支持微电网管理系统的调度和优化控制。


控制策略制定与优化:根据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的特性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并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系统的变化。


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接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故障对电网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图片





三、应用案例



 江阴某研究院微电网项目


图片

系统通过光伏、风电以0.4kV并入市电,给负荷与充电桩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多余电量上送电网。

1.光伏系统:D栋屋顶光伏装机容量300kW,通过3台100kW华为逆变器接入0.4kV配电系统

2.风电系统:风机安装在宿舍楼,装机容量5kW,通过5台控制逆变一体机接入220V配电系统

3.储能系统:预安装一台50kW/100kWh储能一体柜,0.4kV接入配电系统。

4.充电桩系统:7kW交流桩6台;80kW直流桩1台;仍有100kW余量可装。

5.负荷系统:主要为A、B、C、D栋楼供电,峰值负荷功率约400kW。

光伏300kW,0.4kV接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风电5kW;充电桩7kW*6+80kW*1。

图片
图片


就地系统


图片




四、项目亮点及经验总结



1.项目亮点和创新点 

能源数据全息感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智能计量、优化控制等技术,有效地聚合分散资源,优化能源资源的利用和分配,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2.经验总结 

平台具备轻量化部署、快速实施、智能运维、业务功能齐全等优势,适用于电网企业、负荷聚合商、电力用户及新兴市场主体进行复制推广。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271141964@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https://www.gk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