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
3月20日,广东能源局关于分布式建设管理办法细则的不限制工商业自发自用比例。
3月18日, 五部委联合印发的262号文《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通过绿证推动高耗能的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投建光伏。
3月17日,宁夏发改发布的关于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办法细则的对于公共资源类的工商业要求自发自用比例30%,对工厂园区的工厂也光伏自发自用比例比例要达到50%等!
3月5日,山东能源局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将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4类模式组织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作,并分别给出试点项目实施细则(试行)。
针对于源网荷储一体化,预计未来会在各省逐步去推广,特别是直接转化绿电直供的这种模式也符合当前“双碳”局势!河南省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政策主要聚焦于特定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园区、乡村振兴、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等。政策强调项目的实际落地效果,优先支持具备消纳条件和负荷基础的场景,并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河南的实施方式较为稳健,依托既有电网负荷需求,结合新型储能的应用,以提升新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山东省政策更加注重模式创新,探索多种源网荷储融合路径。山东的模式强调市场化运作,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商业模式和盈利机制上的突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科瑞源网荷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源、网、荷、储、充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分析、保护、治理装置;通过优秀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台根据最新的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充电桩、电能路由器等系统,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高效、稳定运行。
2.1 电力监控及电能管理
通过在供配电的关键场所、关键设备上安装监测、计量、控制、保护等各类智能传感器,搭建涵盖35kV到0.4kV的完整电力测量、计量、控制体系,结合视频监视手段,实现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电能的24h不间断监视。及时发现供配电中的隐患,减少事故发生次数。即时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恢复时间。
五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 ,页面组态;曲线记录;电力集抄/数据统计(Z大、Z小、平均值);Z大需量分析;SOE事件记录/故障告警/故障录波;变压器/直流屏/柴发/无功补偿柜监测;电网调度对接.
2.2 变电所/配电房环境监控
实现对35kV/10kV变电所、0.4kV配电房、铅酸电池室等供配电场所的环境监视,监视内容包括视频、门禁、门磁、烟感、温湿度、六氟化硫、震动、局放、铅酸电池等,发生异常时及时报警,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
2.3 分布式光伏监控及分析
逆变器直流侧、交流侧运行状态监测及报警;
逆变器及电站发电量统计及分析;
并网柜电力监测及发电量统计;
电站发电量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统计;
发电收益统计;
辐照度/风力/环境温湿度监测;
发电功率模拟及效率分析;
碳减排统计;
2.4 电能质量分析及治理
电能质量分析
满足对A类电能质量分析装置的监测,电能质量监测全面,实时监测电能质量相关的稳态数据(三相不平衡度、电压及频率偏差、2-63谐波、0.5-62.5间谐波、电压波动、电压闪变)、暂态数据(电压暂升、电压暂降、电压短时中断)、瞬态数据(电压及电流瞬态),谐波频谱;电能质量SOE事件记录,高精度波形分析;通过ITIC/SEMI F47容忍度曲线标注暂态事件是否在合理区间;电能质量诊断(结合国家标准,自动生成电能质量诊断报告,判定具体指标是否合格);
电能质量治理
通过有源无功补偿(SVG)缓解电压波动和闪变,通过有源滤波APF对负荷侧设备进行谐波治理,通过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器按照设置的逻辑自动投切电容;实时监测APF、SVG等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运行状态(包括补偿电流、电网侧电流、IGBT温度、电容电压等),当模块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报警,更快速的发现问题;
2.5 智慧消防
AcrelEMS能方便的接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各子系统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子系统调试记录、拓扑结构、运行记录、故障报警自动上传至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对涉及电气安全和消防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统一管理,减轻了维护工作量.
2.6 电气安全
电气接点测温
在电缆接头等电气连接点安装测温装置,实时感知接头温度,当温度超及时发送报警信息;
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
在电动车充电等场所的末端回路安装电气防火限流式保护器,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在150μs内实现快速限流保护,抑制因短路电流过大所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
IT配电系统绝缘监测
将IT配电监测统一纳入到医院的整体配电监测中,由护士站发现问题后上报改为监控中心直接收到报警,实现绝缘、超温、过载、通讯异常等故障报警;
2.7 智能照明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照明设备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有效提高照明系统科学管理水平,节省运营成本。通过定时开关和可调光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无效照明,从而精确的利用好每一份照明电能,是实现绿色照明,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
通过集中控制为照明控制带来便利;
通过场景控制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对光照度有要求的特定区域实现调光控制;
对道路照明实现基于经纬度和日落日出时间的定时控制;
对停车位实现雷达感应控制;
2.8 建筑分类分项能耗分析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严格按照导则要求开发,符合导则要求的各项技术要求,通过能源计量体系的建设,实现如下效果:
满足政府对大型公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管的要求、验收的要求;
通过系统发现低效运行的中央空调、空压机等高耗能设备,为节能改造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系统发现能源管网存在的不易发现的跑冒滴漏情况,减少能源浪费,节能降碳;
2.9 预付费管理平台
先付费、后用电,减少物业垫付电费风险;
水费、电费、物业费同平台缴费,减少收费环节;
公共区域电费分摊,减少物业运营成本;
学生宿舍恶性负载识别,减少用电安全隐患;
定时通断电,方便宿舍用电管理;
支持手机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校园一卡通支付;
2.10 电瓶车及电动汽车充电管理
电瓶车充电解决方案
电瓶车充电桩支持多路插座输出,满足多车同时充电,实现集中充电管理,减少私拉乱接;
通过满电自停、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减少电气火灾发生风险和人身安全事故,异常状态远程报警;
支持投币、刷卡、微信/支付宝扫码等多种支付手段;
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
提供交/直流充电桩,满足不同充电功率的要求,产品取得国网纸证明
支持预约充电,实现定时、定量、定金额充电,可设置全时段单价和分时段单价设置;
支持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刷卡支付,支持充电站查询;
支持功率过载、插头被拔出、线路欠压、线路过压、漏电等故障报警;
2.11 运维管理
设备档案
为设备建立电子档案,登记设备的品牌、型号、主要技术参数等信息,上传电子说明书和图纸,方便今后维护和备品备件管理。记录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维修记录,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工单管理
通过平台生成巡检工单,根据巡检周期自动生成并发送至巡检人员手机APP。
巡检过程中发现缺陷后可关联生成消缺工单,消缺任务完成后由客户通过手机APP电子签名确认。
平台接收到事故告警后可关联生成抢修工单,抢修人员根据工单要求到现场确认事故并完成抢修任务;
巡检管理
制定日常巡检计划并自动下发到手机APP,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定义巡检项目,固化巡检流程。巡检过程发现缺陷登记并通过图片、视频上传,由后台专家给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高标准巡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及时排除隐患,保证企业微电网的长期稳定运行。
2.12 智能巡检机器人
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人进行巡视与检查,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巡视,增加企业内部供配电运行可靠性,主动发现问题,同时保障运维人员安全,降低人工运维成本。
室内CO、CO2、温度、湿度、烟雾、环境噪音等的监测;
通过语音对讲实现远程指挥;
报警联动,配电监控系统监测到报警后可以联动控制巡检机器人自动运行到故障设备;
状态灯、开关柄位置、开关柜门开闭状态的识别;
2.13 碳排放统计
建立企业碳排放统计模型,并确定数据来源和采集方式,依照标准设置不同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通过能源计量表计、手工录入等方式采集碳排放统计涉及的各类数据,采集的数据包括煤/电/水/天然气/汽油/柴油/蒸汽等能源消耗数据、余热/余压/CO2等能源回收数据、可再生能源并网电量、能源初期购入/能源期末库存/能源账单等外购能源消耗数据;
碳排放统计,碳排放看板,展示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
2.14 3D智慧变电所
对变电所/配电房内的开关柜和环境进行3D高仿真建模,将运行数据与设备进行绑定,让用户更直观的了解供配电运行情况,更准确的定位故障点;
2.15 平台特点
2.16 企业微电网源网荷储充一体化实施步骤
自动化及数字化是前提,互联互通互动是基础,智慧自主运行是Z终目标,三个阶段是逐级递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跨阶段发展。每一步都是越来越贴近用户需求,越来越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1.自动化及数字化
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完成对企业内部供配电的自动化、数字化改造,为企业提供电力监控、电气安全、能耗监测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子系统。全面的数字化是今后各子系统互通互动的前提。
2.互联、互通、互运
双碳背景下,按照“源、网、荷、储、充”规划企业微电网,满足未来企业对全面的用电管理的需求。通过集成了多通讯端口、多通讯协议的边缘计算网关将分散的各个子系统融合到一个大平台。
3.智慧自主运行
通过优秀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平台根据新的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充电桩、电能路由器等系统,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高效、稳定运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实现微电网的协调优化运行。
在 “双碳” 目标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成为能源体系转型的核心抓手。这一模式通过整合电源、电网、负荷与储能四大环节,构建动态平衡的能源生态系统,尤其以绿电直供为突破口,加速新能源消纳与低碳转型。随着政策推进与技术成熟,源网荷储一体化将在全国加速落地,成为 “双碳” 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不仅重塑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更将催生绿电交易、虚拟电厂等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